基金规模是业绩杀手吗?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有什么关系?

在基金市场中,有这样一句话,“规模是业绩的杀手”,意思就是一只基金在规模增长,尤其是达到百亿之后,业绩反而不如之前。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,这句话还有几分可以参考的价值呢?基金的规模对基金的业绩又有多大的影响呢?和易信理财小编一起了解。

根据市场的情况来看,如果一只基金,发行初期,只是几十亿规模,由于业绩的优秀,受到追捧,达到了百亿以上,这个时候基金经理往往就会面临瓶颈。

或者一位基金经理之前管理几十亿规模的基金,业绩优异,突然掌管一只规模百亿的新基金,却大不如前,这都不难理解。

其实,如果基金经理能力出众,即便发行时点不佳,也能抓住合适的时机“救场”。

数据显示,截至二季度末,在今年以前成立的百亿级别偏股混合型、普通股票型产品中,有六成年内业绩达到了同类基金前10%。

通过分析今年以来“规模成为业绩助推器”这类基金的特点,我们可以归结到两个重要原因。

第一,优选好赛道

首先,就是要选好赛道,比如今年的医药行业,医药赛道在今年特殊背景下的价值发现,造就了这类基金伴随着规模快速壮大的同时,也表现出不俗的成绩。

基金规模壮大的背后,是行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发掘,并且这种规模的壮大,与基金良好业绩的共振,具有可持续性。

第二,优秀的基金经理
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强,尤其是在主动型和混合型基金当中这一特点表现更为明显。

个人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对中大规模的基金都能从容操控,游刃有余。毕竟,真正的好司机不会在乎车里装5个人,还是七个人的,能力在提高,粉丝就会增加。

中金公司指出,截止今年二季度末,主动股票基金规模持续向头部管理人集中,呈现出明显“二八定律”,目前20%的管理人掌握了73%的主动股票资产,一定程度验证了“明星”基金管理人具备更强的吸金能力,投资者也愿意跟随这些基金经理,分享他们在市场的认知价值变现。

基金的规模与基金业绩没有必然正相关关系

从五到十年的左右的历史数据来看,基金规模在30亿到70亿份左右基金更容易取得好成绩。另外,从注册制实施以来,打新收益的角度来看,也是中等规模基金收益更为明显,因为同样是中一签的话,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,在净值上体现的涨幅会更明显。

当前公募市场中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,绝大多数其实都属于中小型规模。目前75%的基金规模都在10亿以下,超过1/4的基金都是1亿规模以下的迷你基金,而100亿以上的超大规模基金数量仅28只,仅占总数的不到1.5%。

基金规模是我们在了解基金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,要避开风险较大的迷你基金,因为他们会面临清盘风险,也不能盲目地购买市场热度过高的大规模基金,其中部分基金有可能是处于情绪和价格的双重高点,甚至一些基金会由于规模扩大,而被迫寻找权重的标的来硬性配置。而中等规模的基金才是最为合适的投资标的,当然,基金所投资的行业方向、基金经理本人的擅长领域,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
暂无评论